陈凯歌平遥大师班:“黄土地”拍摄耗资35万,电影创作者必须保持初心
添加时间:2024-12-29 21:25:22 标签:
在9月24日进行的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导演陈凯歌与贾樟柯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重温了经典电影《黄土地》的历史与创作背景。这部在1984年首次上映的影片,如今已走过了整整40个春秋。陈凯歌透露,当时的拍摄总成本仅为35万元,放在当今看来似乎并不算数,但在当时却代表着对创作的投入与坚韧。真正令人深思的是,电影创作者要在创作中保持初心,坚守对艺术的热爱。在这次的对话中,陈凯歌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环境,那是一个崇尚艺术和创新的时代。他与他的同学们,正是基于对电影深刻的理解与热爱,积极参与到电影的视觉化探索中。他强调,电影不单单是语言的表达,更是视觉与情感的共鸣。他提到,“那时候我们做作业都有要求,尽量不写对话……能不能一切都用动作去表现。”这样的挑战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创作能力,也为后来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到《黄土地》的起源,陈凯歌分享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他在初次接触这个剧本时,书名还是《深谷回声》,而他对这个作品的理解,以及对我国土地文化的深刻认同,使他决定将其命名为《黄土地》。在他看来,土地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承载着无数人情感与命运的象征。他表示:“人是要依赖土地而生存的,但这种依赖有时也可能演变为束缚。”在这个追忆往昔的过程中,贾樟柯评价《黄土地》为“石破天惊”的作品,并指出其是我国电影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舞台上为我国新电影开辟了交流之路。陈凯歌的才华和他的作品,在当时如同一股清流,让观众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碰撞。进入创作的痛苦与挣扎,陈凯歌也毫不避讳。他坦言,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难免会经历许多内心的不安与彷徨。这些时刻,正是自我反思与不断进步的契机。他提到,自己父亲也是一位电影导演,教会了他许多关于艺术的理念,但最终他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追求能“往前看的”电影。这一选择,正是因为他深知,电影创作需要情真与真实。陈凯歌特别强调,保持初心是创作者的必修课。他说:“搞电影创作的人,必须不失赤子之心……怎样保持那一点天真,是每一个做电影的人应该一直记着的东西。”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的鞭策,也对后辈创作者的一种寄语。在数十年的电影生涯中,陈凯歌始终努力不让自己的创作被外界的商业化思维所侵蚀,他认为,一旦开始计算得失,就会失去电影应有的灵魂。在40年前,《黄土地》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在当时的观众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尽管当今人们看这部作品或许感触不如当年,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挑战与使命。正如陈凯歌所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任务。”当下的创作者同样需要深入思考社会与生活,以真切的情感回应观众的期待。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作品层出不穷,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还是那些源自内心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创作。回归电影的本质,保持对艺术的初心与热爱,或许是每位电影创作者都应铭记于心的真谛。在这次的平遥电影展上,通过陈凯歌与贾樟柯的对话,不仅使我们重新审视了经典作品《黄土地》,更引发了关于电影创作初心的深入思考。正是这些热爱与坚持,让我国电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赢得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