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票房遇冷:徐峥的失误与挑战
添加时间:2024-12-28 14:34:00 标签: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影片涌现出来。然而,在这其中,有一部由著名导演徐峥自导自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逆行人生》,却在上映后遭遇了票房的冷遇。这部号称“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是徐峥继2020年的《囧妈》之后,首次以独立导演的身份创作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人到中年的程序员高志垒,被互联网大厂裁员以后,面对生活的重压,不得不转行做外卖员,并在送外卖的过程中重新定义人生方向的故事。一个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片导演,拍了一部现实主义取向的影片,聚焦了外卖员生存现状的同时,还传达了积极温暖的人生观。这种极具人文关怀的表达,对我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可遗憾的是,我去影院看完《逆行人生》以后,非但没有被它感动治愈,还数次被徐峥高高在上的精英视角冒犯到了。在我看来,这部试图用打动普通人的方式,来让普通人买单的电影,是根本不懂普通人如何生活的富人导演,脑补出来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那么,为什么《逆行人生》票房失利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虚假的人文关怀。《逆行人生》的宣传点是外卖员,但是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个程序员。影片高志垒编写的“路路通”小程序再次被前公司看中,这个细节足以说明,外卖员的职业,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所以,这部叫嚣着关怀外卖员的影片,其实是从一个精英的视角,去高高在上地俯视外卖员的生存状态。在他眼里,在他父亲眼里,在跟他一样同为精英的同事眼里,送外卖就是一个有辱体面的职业。即便送外卖帮助他度过了一段人生困境,他还是没有办法认可这份职业,就跟他接受不了妻子去美甲店里工作一样。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中产精英当成苦难去经历,还试图让普通人去同情他们的阶层降级和人生困境。这跟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可怜有房一族交不起房贷有什么区别?消费苦难。《逆行人生》让人愤怒的是,它写了一个中产精英的困境,却把普通人的苦难硬拉出来歌颂了一番。甚至于,它还让高志垒在拿到“单王”的表彰大会上,强行给大家灌输了一碗毒鸡汤,让大家甘于接受苦难。为了借用这些苦难撩拨观众的情绪,影片故意让高志垒身边的外卖员同事,都拥有了苦难的人生。这些人生苦难并不可怕,但可恨的是,影片竟然把这些苦难当成励志故事去宣扬和歌颂。这让我想到了王朔的一句话:“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再者,转移矛盾。《逆行人生》是一部非常“鸡贼”的电影。它想要蹭外卖员的职业热度,来撩拨观众的情绪,却不敢剖析这个行业背后真正存在的问题。把外卖员的职业困境,归结为“底层互害”。比如,同事之间的嫉妒,顾客跟外卖员之间的冲突,还有其他职业对外卖员的歧视。但实际上,真正给外卖员带来压力的,并非这些,而是所规定的各种不合理算法。外卖员跟之间的矛盾,早就引发了社会关注。有知名杂志,就曾写过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来揭示系统是怎么通过“优化”,来大幅缩短外卖员的送餐时间。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算法,直接加大了外卖员的送餐压力,扰乱了他们正常的骑行速度和服务态度。但这部影片,却一把推开了的责任,把深层矛盾做了一次非常浅显的转移。这种“和稀泥式”的伪现实主义,无异于隔靴搔痒,实在令人失望。细节失真。现实主义作品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真”,但《逆行人生》中的很多细节,稍一推敲,都会有不合常理的嫌疑。最夸张的设定就是,患有1型糖尿病的高志垒,送了几个月外卖以后,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说实话,他一个坐了十几年办公室的中年男人,能有体力去送外卖,还有能力拿“单王”,本身就已经够让人怀疑的了。结果,编剧还让外卖这个职业,有了神医的功力,实在是虚假。另外,高志垒名校毕业,还是互联网大厂的骨干,离职后投了1000多份简历都找不到工作。可他的妻子,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分分钟就能做一份月入7000多的兼职。更搞笑的是,影片为了强行烘托出高志垒在半夜十二点拿到“单王”的振奋人心,竟然安排了一场打鼓戏。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正常人,也不至于在半夜十二点敲架子鼓,扰民行为是违法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比较假的。卡车都把电动车撞飞了,外卖还是好好的,外卖员讨好保安的烟是一盒一盒给的,给餐馆老板的礼物是最新上市的茶叶,碰倒收破烂的车一赔就是5000元。如果这些就是徐峥理解的“现实主义”,那我只能说,脱离现实生活太久的他,早就不知道什么是现实了。再次,主角光环太重。这部影片看上去是一部角色众多的群像戏,但实际上,那些看上去有故事的配角,存在感都很薄弱。换句话说,他们的存在,都是为了给高志垒做陪衬。被裁员时,为了凸显他的无助,他的领导同事都是十恶不赦的小人,就连他的父亲也莫名其妙地羞辱他。我实在搞不懂,儿子被裁员了,父亲为啥要趾高气扬地说,是他自己把工作弄丢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送外卖的工作时,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身边的人就摇身一变,成了比他更苦也跟他一样善良的人。就连他的父亲,也一改此前的态度,开始撒娇卖萌地鼓励他好好送外卖。至于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也是“见风使舵”,完全顺应着高志垒的人生方向,给他的人生做背景板。看完以后,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部影片中,除了高志垒有人物光环,其他角色都是工具人。然后,强行煽情。可能是创作者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不够真诚,所以,除了片尾那些普通人的片段集锦之外,《逆行人生》中几乎没有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但非常讽刺是,影片中却不止一次地出现了强行煽情的情节,这种为了感动而感动的设定,着实会让人心生不适。比如,丁勇岱扮演的父亲中风以后,先是在全家人面前哭着说不想活了,还写好了遗书,最后却撒娇卖萌地说,自己很久没有“画地图”了。在他身上,观众看不到失能老人的痛苦,也看不到失能老人的求生希望。只能看到,一个故作无助的老年人,浮于表面的强行煽情和强行扮嫩,一切都显得不合时宜。再比如,经常拿“单王”的大黑,被人打出头破血流以后,竟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在对着镜头大哭。还有老抠和高志垒,两个人都险些丧命于车祸之中,却只顾外卖不顾生命。这种为了激发出观众们的感动情绪,而刻意设置出来的煽情情节,是非常低级的。反正我个人在观看的时候,非但没有被感动,还经常为此感到愤怒。视听效果一般。现实主义作品,除了要追求内容上的真实之外,表现形式也应该是朴实的。但是,我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被不合时宜的视听方式影响观感。比如,高志垒在互联网大厂上班时,极度低沉的色调,还有快速交叉的剪辑,以及庞杂的背景声,都会让人心生不适。另外,为了对应肖妮业余鼓手的身份,影片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些声调激昂的音乐。这些多到有些繁杂的配乐,非但没有起到烘托情绪、交代剧情的作用,反倒经常会打扰观众的观影体验。这部影片的视听效果,真的很一般。《逆行人生》票房遇冷的原因有很多,如虚假的人文关怀、消费苦难、转移矛盾、细节失真、主角光环太重、强行煽情和视听效果不佳等。虽然这部电影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外卖员面临的困境和压力远比影片中所展示的更为严峻,这也让观众对徐峥的执导水平产生了质疑。作为一位富有才华和影响力的导演,徐峥应该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深度和广度,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从而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