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大琵琶村地秧歌
TAGS: 大琵琶村,地秧歌,抚顺,新宾,驱鬼
视频介绍: 大琵琶村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东5公里处,全村有人口1370人,满族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是一个山清水秀的自然屯。由于该村地处较为偏僻,因而该村民俗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原汁原味的“驱鬼”仪式很有看头。 扭秧歌是大琵琶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自然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七到正月十六,村民都会自发地进行原汁原味的秧歌活动。其中以正月十六的“驱鬼”仪式最有特色。 正月十六晚,村民首先进行平时村民扭的地秧歌,然后秧歌队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挨家扭秧歌拜年,旧时称“驱鬼”。秧歌队根据每家院落大小走不同的阵法。进院走四面斗,然后唱太平歌;出院时在门口走四角斗,有封门保平安之意。从哪个院门进必须从哪个院门出来,同时各家要放路灯、鞭炮。路灯就是在铜盆里放些锯末子倒油点着,照得路边通亮。放路灯也是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其目的是为了“驱鬼”祛病,保佑全村人平安,来年五谷丰登。秧歌队挨家拜年后,到村西河边把服装脱下来抖落抖落,由老艺人唱一段“驱鬼歌”,送走牛鬼蛇神和不吉祥的东西。“驱鬼歌”的唱词没有固定,多是老艺人见景生情、即兴发挥。 秧歌队员们围火起舞,高举花灯,载歌载舞。当秧歌队离开时,家中的女子要敲打铜盆,象征着把鬼赶跑。 大琵琶村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平顶山镇大琵琶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地秧歌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保留着抚顺地秧歌的原生态形式,每年的正月初七至十六,村民都会自发进行原汁原味的秧歌活动。
视频介绍: 大琵琶村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东5公里处,全村有人口1370人,满族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是一个山清水秀的自然屯。由于该村地处较为偏僻,因而该村民俗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原汁原味的“驱鬼”仪式很有看头。 扭秧歌是大琵琶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自然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七到正月十六,村民都会自发地进行原汁原味的秧歌活动。其中以正月十六的“驱鬼”仪式最有特色。 正月十六晚,村民首先进行平时村民扭的地秧歌,然后秧歌队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挨家扭秧歌拜年,旧时称“驱鬼”。秧歌队根据每家院落大小走不同的阵法。进院走四面斗,然后唱太平歌;出院时在门口走四角斗,有封门保平安之意。从哪个院门进必须从哪个院门出来,同时各家要放路灯、鞭炮。路灯就是在铜盆里放些锯末子倒油点着,照得路边通亮。放路灯也是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其目的是为了“驱鬼”祛病,保佑全村人平安,来年五谷丰登。秧歌队挨家拜年后,到村西河边把服装脱下来抖落抖落,由老艺人唱一段“驱鬼歌”,送走牛鬼蛇神和不吉祥的东西。“驱鬼歌”的唱词没有固定,多是老艺人见景生情、即兴发挥。 秧歌队员们围火起舞,高举花灯,载歌载舞。当秧歌队离开时,家中的女子要敲打铜盆,象征着把鬼赶跑。 大琵琶村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平顶山镇大琵琶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地秧歌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保留着抚顺地秧歌的原生态形式,每年的正月初七至十六,村民都会自发进行原汁原味的秧歌活动。
视频截图:
关于《大琵琶村地秧歌》的评论 (5)
有點二的爺們(97003) 2013-03-02 15:29:59
...........|| 菊子:|| 潇潇浪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传统秧歌感觉好亲切好感动触景生情
123(97002) 2013-03-02 16:32:41
好亲切!怀念童年的过大年的味道!|| 菊子:|| 潇潇浪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传统秧歌感觉好亲切好感动触景生情
熊永兰军(97001) 2013-03-03 11:30:26
看着家乡的秧歌,真舒服啊
%爲伱★洊洅%(97000) 2013-03-12 17:18:05
呵呵我没在家啊!要不就能看见现场版的啦!!!
人在旅途02295122(96999) 2014-02-12 15:16:18
[赞][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