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华彦钧(阿炳):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 邓建栋
TAGS: 经典名曲
视频介绍: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被中国“二泉迷们”喻为二泉使者的邓建栋,自幼习琴,至今已历四十载春秋。邓建栋是阿炳的故乡人,无锡的山水、浓郁的二胡文化架构了他与阿炳精神的同构和文化的血缘,也正是这阿炳情结成就了他的“二泉事业”。邓建栋说,阿炳近乎是用他的生命谱就的《二泉映月》,作为他的同乡,理当也要用我的生命与这类经典对视和解读,这是音乐人天然的义务。令人庆幸地是,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视频介绍: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被中国“二泉迷们”喻为二泉使者的邓建栋,自幼习琴,至今已历四十载春秋。邓建栋是阿炳的故乡人,无锡的山水、浓郁的二胡文化架构了他与阿炳精神的同构和文化的血缘,也正是这阿炳情结成就了他的“二泉事业”。邓建栋说,阿炳近乎是用他的生命谱就的《二泉映月》,作为他的同乡,理当也要用我的生命与这类经典对视和解读,这是音乐人天然的义务。令人庆幸地是,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视频截图:
关于《华彦钧(阿炳):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 邓建栋》的评论 (63)
方圆天成(54876) 2008-08-06 07:27:47
最好的版本-----阿炳再世
邓建栋对二泉映月的理解和演奏都非常到位,他是用自己的真情感去拉的,所以,感情真挚、如泣如诉、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可以说是真实再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是我见过的最好版本!比宋飞、闵惠芬、于红梅等人的版本都要好得多!
而fish0793先生对“二泉映月”的取名和内涵的真挚评论也是一针见血,击中要害,是我见过的最佳评论!
fish0793 发表于22天前
面对那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他心中月儿凄冷,泉水怆凉。于是便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方圆天成(54875) 2008-08-07 10:32:32
确实好,令人不得不赞不绝口!
[quote]dengke1963写道:
我也想不到我的家门邓建栋有这样二胡演奏水平,人心和琴声溶合一体,恰到好处。纯熟的演奏技巧,引人入胜。胜过当代名家闵惠芬。[/quote]
二胡情结(54874) 2008-08-10 10:35:08
一轮银月,道不明阴晴圆缺;两根琴弦,诉不完苦辣甜酸。
二胡情结(54873) 2008-08-10 14:48:22
一轮银月,道不明阴晴圆缺;两根琴弦,诉不完苦辣甜酸。(评《二泉映月》)
二胡情结(54872) 2008-08-10 14:56:16
二泉二胡是专门演奏阿炳二胡曲的,尤其是.音色深沉浑厚,有的比较悠扬,有的比较有沧桑感.如宋飞的风骨浑厚,张锐的深沉老辣,朱昌耀的悠扬悦耳,邓建栋的挺拔动人,后起之秀陈春园的浑厚有沧桑感.
补充:二泉二胡又叫二泉琴,比标准二胡略大,琴杆也略长,弦略粗,于红梅用八角二泉琴演奏的沉郁有沧桑感,南方人一般喜好六角(或扁六角)二泉琴.北方人一般偏爱八角(或扁八角)二泉琴.
方圆天成(54871) 2008-08-10 19:01:25
看来先生也是个行家。各个名家的演奏确实各有千秋,不过,问题就是大都是在“演奏”名曲,令人欣赏,而没有做到人琴合一,以琴言人!唯有邓建栋,达到了这个境界:“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类似地,闵惠芬的“江河水”异曲同工,也达到了这个水准!
[quote]二胡情结写道:
二泉二胡是专门演奏阿炳二胡曲的,尤其是.音色深沉浑厚,有的比较悠扬,有的比较有沧桑感.如宋飞的风骨浑厚,张锐的深沉老辣,朱昌耀的悠扬悦耳,邓建栋的挺拔动人,后起之秀陈春园的浑厚有沧桑感.补充:二泉二胡又叫二泉琴,比标准二胡略
二胡情结(54870) 2008-08-17 13:07:41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他演奏的一曲《二泉映月》成为他心灵的物化,成为阿炳的化身。阿炳就是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就是阿炳。他一定千遍万遍拉这首乐曲,但每遍都不可能相同。每一遍都只是“此时此景此情”中的阿炳。他是悲苦的,但从不向旁人乞怜,从不向苦难低头;他拉着二胡,与不平抗争,与痛苦抗争,与黑暗抗争。有时围听的人多,他可能拉长一些;听的人少,他可能少拉几遍;没人听了,干脆一路走一路拉给自己听。这就是《二泉映月》,这就是阿炳。
一片淡漠,一股倔劲,一点深沉,一腔正义,一曲傲骨,或许就是阿炳
醉语A(54869) 2008-08-26 15:08:12
欣赏过邓建栋的几个二泉了,每一次的演绎都不一样,每演绎一次都是一次升华,我觉得这才是演奏家,这才叫大师,超越自己!
741429630(54868) 2008-09-28 20:00:18
[Yo17][Yo17][Yo17][Yo17][Yo17]
何处有芳草(54867) 2008-10-06 21:02:08
聽了十年了......
感覺都不相同......
但每次都讓我很振奮
黑暗⊙舞者(54866) 2008-10-13 22:07:50
[Yo17]
瓜傻是的念来过倒(54865) 2008-11-03 17:10:02
为何听的我热泪在眼眶里打转。。。
向往二泉映月(54864) 2008-11-05 16:31:21
我要是能拉出来那该多好啊好好听啊![Yo17]
忽悠老年痴呆(54863) 2008-11-09 20:03:18
二泉二胡又叫二泉琴,比标准二胡略大,琴杆也略长,弦略粗,于红梅用八角二泉琴演奏的沉郁有沧桑感,南方人一般喜好六角(或扁六角)二泉琴.北方人一般偏爱八角(或扁八角)二泉
dingxin12345(54862) 2009-02-25 13:49:33
ok
春之光好(54861) 2009-05-24 23:56:59
二泉映月shirt界名曲,美。
枫红秦岭(54860) 2009-05-25 18:30:53
东西方音乐艺术的两颗明珠,一双拱璧,天衣无缝,珠联璧合,几趋化境。配器亦功不可没!惜乎录音效果不作佳。叹叹!!!
眯眯华(54859) 2009-06-09 19:54:09
[Yo17][Yo17][Yo17]就是视频太卡了
wangjiyoushang(54858) 2009-08-22 00:32:46
[Yo17][Yo17][Yo17][Yo17][Yo17]
马焕城(54857) 2009-10-28 18:31:42
把阿炳的骨气也表现出来就更好了
钟楚溪(54856) 2009-11-09 21:39:52
佩服作曲的!!!!
tianshangxiake(54855) 2009-11-11 12:45:01
[Yo17]
shouneizhai(54854) 2009-11-13 18:41:45
如泣如诉.
春之光好(54853) 2010-02-02 14:08:57
听了邓建栋老师的<相望>,再一次欣赏<二泉映月>,谢谢。我听过很多版本,这是最好的。朴实、苍劲、具有阳刚之气。
包雨露(54852) 2010-03-30 18:25:30
太感人了
liuliu4242(54851) 2010-04-04 21:38:34
不知道是听的版本听的太多还是 把曲子优美话了 音异常准 但缺少苍劲啊 可能和伴奏乐器有关吧 [Yo17]
woshijames20(54850) 2010-04-05 17:15:26
确实如此,这位大师只是演奏出了阿炳的凄惨生命,阿炳的那种与命运抗争的骨气没有表现出来,所以虽然悠扬,听起来只是感动,要表现出阿炳让人敬佩的一面。
[quote]马焕城写道:
把阿炳的骨气也表现出来就更好了[/quote]
虞城老者(54849) 2010-06-23 14:31:51
好凄美、哀怨、婉转、感人肺腑、撼人灵魂、催人泪下的千古绝唱,听了一遍又一遍,泪流一次又一次。
hubank9998(54848) 2010-07-08 17:06:07
那女的吹得笛子破坏了曲子的意境
春之光好(54847) 2010-07-09 18:31:20
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百听不厌。
)新瞳((54846) 2010-08-25 00:03:07
我听过的开头拉得最好,衔接最顺的一个,细的地方处理的最好的一个,不过还是少点原版的感觉,怪怪的
li32783101(54845) 2010-09-06 18:14:39
讨厌的配乐,要是光一个二胡,效果绝对比这好,配乐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hongyu787726(54844) 2010-09-15 17:10:40
配乐真的是有点多余啊!!!
郭定君(54843) 2010-10-24 10:51:32
功力的确不错,可是好像过头了。西洋乐队伴奏,走得就更离谱啦!
制造的,更多的是杂音。
想想看,阿炳老瞎子被请来录音的时候,他老先生恐怕是世界上最
激动的人,但他会这样费力地拉琴吗?
aaswang(54842) 2010-11-16 08:39:37
中国唯一一首进入世界十大名曲的曲子
西方人也在膜拜
春风微拂(54841) 2010-12-29 11:12:29
连着听完三位二胡大师的对同一曲目的演奏诠释,感觉邓建栋大师的演奏处理可说是刚柔共存、音情并茂。尤其是在细微部分的处理上,多一个揉弦一个顿音就使乐曲增色不少,加之和管弦乐配器更使整个曲子丰富了。也许前面二位大师的伴奏配器单一了。再是邓大师这把二胡的音质音色太好了!![赞][赞][赞]
头痛粉(54840) 2011-01-23 03:15:22
有技术差意境 可能是配乐的关系
丶小徐哥(54839) 2011-03-12 15:45:28
《二泉映月》与《罗密欧与茱丽叶》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卧来(54838) 2011-03-23 19:10:11
[愤怒]
卧来(54837) 2011-03-23 19:11:46
[愤怒][吐][无语][难过][愤怒]
卧来(54836) 2011-03-23 19:12:21
[汗]
《夕阳醉了(54835) 2011-08-31 21:32:10
真让人陶醉
ZHAILAI2008(54834) 2012-01-03 16:33:52
[赞][赞][赞][赞][赞]
ZHAILAI2008(54833) 2012-01-03 16:36:55
音乐无国界
mai314(54832) 2012-01-07 00:06:27
热泪盈眶
KIRSCH(54831) 2012-01-07 00:39:03
曾经为了考级苦逼地背这货的谱子… 真痛苦=皿=
fengyun1946(54830) 2012-01-12 16:44:05
拉的太棒啦。
杨海蓉(54829) 2012-02-23 22:54:59
真让人陶醉
deeamYy(54828) 2012-02-26 12:52:23
阿炳牛B,阿炳真牛B阿炳好牛逼。。。老玩听这个曲子的跪着听。。。
笑看人生自快乐(54827) 2012-03-15 18:14:20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正杨畈(54826) 2012-04-13 13:08:27
醉了
fanbaixue_0001(54825) 2012-04-27 14:22:58
[赞][赞][赞][赞][赞]
炳炳丫(54824) 2012-06-14 21:20:03
阿炳 独奏~~~~~~免费入场,哈哈!
凤林(54823) 2012-06-19 20:53:09
大感人,这就是美的享受
云卷云舒0538(54822) 2012-07-27 21:44:28
它已成了我每晚必听的,听着它入睡,才是享受。
Twopence要努力思考人生(54821) 2013-02-12 23:28:10
我上初中的時候每天上學我爸的車裡都會放
我垂死的新娘77(54820) 2013-02-13 01:00:51
颜军n 突然想艾特你了。。。。独落末 绕枝婵媛 Mister_YangXc Bane丶吴 你们懂得....
症候来时吨吨妈(54819) 2013-02-13 10:39:50
弦乐的伴奏冲淡了凄凉寂寥,只剩下月亮的感觉
fanbaixue_0001(54818) 2013-02-20 20:47:53
[赞][赞][赞][赞][赞]
春田麦兜儿(54817) 2013-04-24 23:01:03
二胡真是好乐器,在不断的递进的情绪中虽然最后被其他乐器的嘈杂盖住了声音,但就像人的抽泣声音,到了最悲伤的时候哭出来的声音都哑掉了,那就是极度的悲伤[难过]
孔莹你好(54816) 2013-05-28 08:04:52
真相当的像阿炳在世一样 的确的好 西洋乐队有点不配扰乱了情绪意境显得平庸了拉低了不少
毛毛妈(54815) 2013-06-18 22:52:41
#去年今日 将民间音乐传承下去!
视频视天下(54814) 2014-10-05 21:36:14
闵惠芬的江河水天下无敌,邓先生的二泉映月胜出闵惠芬女士多多。